4-6-1 沉降觀測水準點的測設
4-6-1-1 水準點的布設
建筑物的沉降觀測是根據建筑物附近的水準點進行的,所以這些水準點必須堅固穩定。為了對水準點進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產生變化,水準點的數目應盡量不少于3個,以組成水準網。對水準點要定期進行高程檢測,以保證沉降觀測成果的正確性。
在布設水準點時應考慮下列因素:
1.水準點應盡量與觀測點接近,其距離不應超過100m,以保證觀測的精度;
2.水準點應布設在受振區域以外的安全地點,以防止受到振動的影響;
3.離開公路、鐵路、地下管道和滑坡至少5m。避免埋設在低洼易積水處及松軟土地帶;
4.為防止水準點受到凍脹的影響,水準點的埋設深度至少要在冰凍線下0.5m。
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利用工程施工時使用的水準點,作為沉降觀測的水準基點。如果由于施工場地的水準點離建筑物較遠或條件不好,為了便于進行沉降觀測和提高精度,可在建筑物附近另行埋設水準基點。
4-6-1-2 水準點的形式與埋設
沉降觀測水準點的形式與埋設要求,一般與三、四等水準點相同,但也應根據現場的具體條件、沉降觀測在時間上的要求等決定。
當觀測急劇沉降的建筑物和構筑物時,若建造水準點已來不及,可在已有房屋或結構物上設置標志作為水準點,但這些房屋或結構物的沉降必須證明已經達到終止。在山區建設中,建筑物附近常有基巖,可在巖石上鑿一洞,用水泥砂漿直接將金屬標志嵌固于巖層之中,但巖石必須穩固。當場地為砂土或其他不利情況下,應建造深埋水準點或專用水準點。
4-6-1-3 沉降觀測水準點高程的測定
沉降觀測水準點的高程應根據廠區永久水準基點引測,采用II等水準測量的方法測定。往返測誤差不得超過±1
如果沉降觀測水準點與永久水準基點的距離超過2000m,則不必引測絕對標高,而采取假設高程。
4-6-1-4 觀測點的布置和要求
觀測點的位置和數量,應根據基礎的構造、荷重以及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的情況而定。高層建筑物應沿其周圍每隔15~30m設一點,房角、縱橫墻連接處以及沉降縫的兩旁均應設置觀測點。工業廠房的觀測點可布置在基礎、柱子、承重墻及廠房轉角處。點的密度視廠房結構、吊車起重量及地基土質情況而定。廠房擴建時,應在連接處兩側布置觀測點。大型設備基礎及較大動荷載的周圍、基礎形式改變處及地質條件變化之處,皆容易產生沉降,必須布設適量的觀測點。煙囪、水塔、高爐、油罐、煉油塔等圓形構筑物,則應在其基礎的對稱軸線上布設觀測點。總之,觀測點應設置在能表示出沉降特征的地點。
觀測點布置合理,就可以全面地精確地查明沉降情況。這項工作應由設計單位或施工技術部門負責確定。如觀測點的布置不便于測量時,測量人員應與設計人員協商,選擇合理的布置方案。所有觀測點應以1:100~1:500的比例尺繪出平面圖,并加以編號,以便進行觀測和記錄。
對觀測點的要求如下:
1.觀測點本身應牢固穩定,確保點位安全,能長期保存;
2.觀測點的上部必須為突出的半球形狀或有明顯的突出之處,與柱身或墻身保持一定的足巨離;
3.要保證在點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視條件。
4-6-1-5 觀測點的形式與埋設
沉降觀測點的形式和設置方法應根據工程性質和施工條件來確定或設計。
1.民用建筑沉降觀測點的型式和埋設
一般民用建筑沉降觀測點,大都設置在外墻勒腳處。觀測點埋在墻內的部分應大于露出墻外部分的5~7倍,以便保持觀測點的穩定性。一般常用的幾種觀測點如下:
(1)預制墻式觀測點(圖4-187),它是由混凝土預制而成,其大小可做成普通粘上磚規格的1~3倍,中間嵌以角鋼,角鋼棱角向上,并在一端露出50mm。在砌磚墻勒腳時,將預制塊砌入墻內,角鋼露出端與墻面夾角為50°~60°。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