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4號線電梯事故、毒牛奶危害消費者利益……去年生活中的不少事件在時刻為我們敲響警鐘。如何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如何有效增強食品安全防范意識?這些在市政府公布的35件實事中也都有體現。
物聯網技術監測電梯安全
實事:運用物聯網技術對2000部電梯試點建立安全運行實時監測系統,提高電梯安全保障水平。
解讀:“電梯物聯網試點工程”在東城區進行,對分布在東城區居民樓、商場、寫字樓等地的2000部試點電梯進行物聯網技術搭建,將在今年10月份進行驗收。在每部試點電梯中都安裝一部傳感器,并與互聯網和手機相連,傳感器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對電梯日常運行信息進行收集、監控,對電梯故障及事故進行預警報警、分級響應和應急處理,實現實時響應。試點工程將為本市約13萬部電梯應用物聯網技術積累經驗,如果試點效果良好,電梯物聯網技術將在全市推廣。
使用這一技術后,如果電梯發生困人事件,整個系統會立即啟動分級響應救援機制,電梯維保人員將在第一時間內通過手機或網絡收到電梯故障消息。如果維保人員在半小時內沒有處置,電梯維修的主管、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屬地質監部門的電梯運行監控室將依次收到報警短消息。若事故依然未得到有效處理,傳感器將自動向上一級主管部門傳輸數據進行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