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測量精度質量保證措施
8.1施工放樣的精度保證
施工放樣前將施工測量方案與意見報告監理審批。內容包括施測方法、操作規程、觀測儀器設備的配置和測量專業人員的配備等。
施工放樣前將施工測量方案與意見報告監理審批。內容包括施測方法、操作規程、觀測儀器設備的配置和測量專業人員的配備等。
積極和測量監理工程師進行聯系、溝通和配合,滿足測量監理工程師提出的測量技術要求及意見,并把測量結果和資料及時上報監理,測量監理工程師經過內業資料復核和外業實測確定無誤后,方可進行下步工序的施工。
8.1.1用于測量的圖紙資料,測量技術人員必須認真核對,必要時應到現場核對,確認無誤無疑后,方可使用。如發現疑問作好記錄并及時上報,待得到答復后,才能按圖進行測量放樣。
原始觀測值和記事項目,應在現場用鋼筆或鉛筆記錄在規定格式的外業手簿中。測量技術人員要認真整理內業資料,保證所有測量資料的完整。資料必須一人計算,另外一人復核。抄錄資料,亦須認真核對。
8.1.2建立測量復核制度,按“三級復核制”的原則進行施測。
外業前,測量技術人員對內業資料進行檢查,所采用的測量方法、測量所用樁點以及測量要達到的目的向測工進行交底,做到人人明白;外業中,中線和高程測量要形成檢核條件,滿足校核條件要求的測量才能成為合格成果,否則返工重測;外業后,應檢查外業記錄的結果是否齊全、清晰、正確,由另一人復核結果無誤后,向工區技術主管交底。
8.1.3固定專用測量儀器和工具設備,建立專業測量組,專人觀測和成果整理。
用于本工程的測量儀器和設備,應按照規定的日期、方法送到具有檢定資格的部門檢定和校準,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所用的測量儀器和工具使用前,要檢查是否完好。在運輸和使用測量儀器的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如發現儀器有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檢,并對上次測量成果重新作出評定。
8.1.4測量過程中,必須消除干擾,需停工的要停工,以保證測量精度。各種建筑物放樣時應和施工人員密切配合,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偏差。
工區所用的導線點、水準點、軸線點(或中線點)要設置在工程施工影響范圍之外、堅固穩定、不易受破壞且通視良好的地方。定期對上述各樁點進行檢測,測量標志旁要有明顯持久的標之記或說明。
經常復核洞內有變形地方附近的導線點、水準點,隨時掌握控制點的變形情況,關注量測信息。在測量工作中,隨時發現點位變化,隨時進行測量改正。嚴格遵守各項測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加強對測量用所有控制點的保護,防止移動和損壞;一旦發生移動和損壞,應立即報告監理,并與監理協商補救措施。
8.1.5對于車站及區間預留的接口,施工前要對這些位置軸線、高程與有關部門進行確認,并進行與對方控制網的復核測量,以保證接口的正確連接。
8.2監控量測管理體系和保證措施
針對本工程監測項目的特點建立專業組織機構,由我單位派駐現場3人組成監控量測及信息反饋小組,成員由多年從事地下工程施工及監測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組長由具有豐富施工經驗,較高結構分析和計算能力的工程師擔任。監測小組根據監測項目分為地面和地下兩個監測小組,各設一名專項負責人,在組長的領導下負責地面和地下的日常監測及資料整理工作。監測組織機構圖詳見圖8.2-1。

圖8.2-1 施工監測組織機構圖
要保證監測工程的質量,除了需要有先進的監測儀器設備及富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外,更重要的還應通過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和檢查校核制度來予以保證。為確保量測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和連續性,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和各項質量保證措施:
(1)監測組與監理工程師密切配合工作,及時向監理工程師報告情況和問題,并提供相關切實、可靠的數據和記錄。
(2)測點布置力求合理,應能反映出施工過程中結構的實際變形和應力情況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
(3)測試元件及監測儀器必須是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測試元件要有合格證,監測儀器要定期校核、標定。
(4)測點埋設應達到設計要求的質量。并做到位置準確,安全穩固,設立醒目的保護標志。
(5)監測工作由多年從事監測工作及有類似工程監測經驗的工程師負責,小組其它成員也是有監測工作經歷的工程師或測工,并保證監測人員的相對固定,保證數據資料的連續性。
(6)監測數據應及時整理分析,一般情況下,應每周報一次,特殊情況下,每天報送一次。監測報告應包括階段變形值、變形速率、累計值,并繪制沉降槽曲線、歷時曲線等,作必要的回規分析,及對監測結果進行評價。
(7)檢測數據均現場檢查、室內復核后方可上報;如發現監測數據異常,應立即復測,并檢查監測儀器、方法及計算過程,確認無誤后,立即上報給甲方、監理及單位主管,以便采取措施。
(8)各監測項目在監測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相應的測試實施細則。
(9)雨季是隧道施工的不利情況,地下滲水比較嚴重。因此雨季在保證正常的監測頻率的情況下,應加強一些薄弱環節和主要管線及建筑物等項目的量測頻率,如測斜、應力、拱頂下沉、既有線變形等,同時,應根據監測結果,加強一些不利區域的監測,以保證整個工程始終處于監控狀態。
(10)開展相應的QC小組活動,及時分析,反饋信息。
頂一下
(8)
66.7%
踩一下
(4)
33.3%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