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U416.14
【DOI】:CNKI:CDMD:1.2008.086138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引言13-33
- 1.1 選題依據與研究意義13-14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14-29
- 1.2.1 巖體結構特征研究14-18
- 1.2.2 邊坡變形破壞模式研究18-20
- 1.2.3 高邊坡穩定性評價研究20-23
- 1.2.4 高邊坡支護設計研究23-25
- 1.2.5 塊狀結構巖體邊坡研究25-27
- 1.2.6 板裂結構巖體坡研究27-28
- 1.2.7 高邊坡監測反饋研究28-29
- 1.3 研究技術路線29-30
- 1.4 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30-33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30-31
-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創新點31-33
- 第2章 研究區地質環境條件33-40
- 2.1 氣象水文33
- 2.2.1 氣象33
- 2.2.2 水文33
- 2.2 地形地貌33-35
- 2.3 地層巖性35-36
- 2.3.1 地層35-36
- 2.3.2 巖漿巖36
- 2.4 地質構造36-38
- 2.4.1 褶皺構造36-37
- 2.4.2 斷陷盆地37
- 2.4.3 斷裂構造37-38
- 2.5 水文地質條件38-39
- 2.6 地震39-40
- 第3章 邊坡巖體結構特征研究40-54
- 3.1 概述40-41
- 3.2 巖體結構分類體系41-44
- 3.2.1 現有巖體結構分類體系41-42
- 3.2.2 湯屯高速公路巖體結構分類體系42-44
- 3.3 結構面的工程地質分級44-48
- 3.3.1 現有結構面分級體系44-46
- 3.3.2 湯屯高速公路結構面分級體系46-48
- 3.4 結構面的現場描述體系48
- 3.5 邊坡巖體結構工程地質分區48-53
- 3.5.1 邊坡巖體結構工程地質分區原則48-50
- 3.5.2 邊坡巖體結構工程地質分區50-53
- 3.6 小結53-54
- 第4章 邊坡變形破壞模式研究54-72
- 4.1 概述54
- 4.2 邊坡變形破壞模式及其發育條件54-64
- 4.2.1 邊坡塊體失穩的基本特征55-58
- 4.2.2 邊坡順層滑移的基本特征58-60
- 4.2.3 邊坡傾倒變形的基本特征60-63
- 4.2.4 邊坡圓弧型滑移的基本特征63-64
- 4.3 湯屯高速公路邊坡主要變形破壞類型64-66
- 4.4 邊坡變形破壞模式與巖體結構關系66-69
- 4.5 湯屯高速公路重要邊坡變形破壞模式69-71
- 4.6 小結71-72
- 第5章 基于支護的邊坡地質工程分類研究72-96
- 5.1 概述72
- 5.2 公路邊坡支護方案設計及分類72-89
- 5.2.1 支護措施及其適宜性研究72-77
- 5.2.2 邊坡支護方案設計77-87
- 5.2.3 公路邊坡支護方案分類研究87-89
- 5.3 基于支護的邊坡地質工程分類研究89-94
- 5.3.1 分類的目的和基本原則89-90
- 5.3.3 基于支護的邊坡地質工程分類90-94
- 5.4 小結94-96
- 第6章 塊狀結構巖體邊坡穩定性評價方法和支護設計地質工程研究96-115
- 6.1 概述96-97
- 6.2 塊狀結構巖體工程地質特性研究97-98
- 6.2.1 地質環境條件97-98
- 6.2.2 塊狀結構巖體地質特征98
- 6.3 塊狀結構巖體邊坡變形破壞模式研究98-101
- 6.3.1 塊體的基本類型98-100
- 6.3.2 塊狀結構邊坡的基本變形破壞模式100-101
- 6.4 塊狀結構巖體邊坡穩定性評價方法分析101-105
- 6.4.1 研究思路和方法101-102
- 6.4.2 復雜塊體三維地質建模及關鍵塊體的確定102-104
- 6.4.3 關鍵塊體的穩定性評價104-105
- 6.5 工程治理分析105-106
- 6.6 典型實例分析106-115
- 6.6.1 邊坡工程地質條件106
- 6.6.2 邊坡變形破壞模式106-108
- 6.6.3 開挖邊坡關鍵塊體確定108-111
- 6.6.4 基于塊體理論的關鍵塊體穩定性分析111-112
- 6.6.5 支護優化設計112-115
- 第7章 板裂巖體邊坡穩定性評價方法和支護設計地質工程研究115-144
- 7.1 概述115-118
- 7.1.1 板裂巖體特征115-116
- 7.1.2 板裂巖體邊坡穩定性評價及災害控制技術116-118
- 7.2 板裂結構邊坡工程地質研究118-121
- 7.2.1 板裂巖體形成條件研究118-119
- 7.2.2 板裂結構邊坡巖體結構特征119-120
- 7.2.3 板裂結構邊坡分類120-121
- 7.3 板裂結構邊坡變形破壞模式121-128
- 7.4 板裂巖體邊坡穩定性評價128-138
- 7.4.1 順層板裂巖體邊坡128-136
- 7.4.2 反傾板裂巖體邊坡136-138
- 7.5 板裂邊坡支護方法研究138-144
- 7.5.1 順層板裂巖體邊坡支護方法研究139-142
- 7.5.2 傾倒變形巖體邊坡支護方法研究142-144
- 第8章 高邊坡監測與反饋分析研究144-158
- 8.1 概述144
- 8.2 監測儀器的選型及重點邊坡的監測設計144-145
- 8.2.1 監測儀器設備選型144-145
- 8.2.2 邊坡監測的布置145
- 8.3 邊坡監測動態反饋145-147
- 8.4 湯屯高速公路2-7邊坡監測與反饋分析147-157
- 8.4.1 多點位移計監測成果147-149
- 8.4.2 錨索測力計監測成果149-150
- 8.4.3 測斜孔監測成果150-155
- 8.4.4 邊坡整體變形分析及應用155-157
- 8.5 小結157-158
- 結論158-160
- 致謝160-162
- 參考文獻162-171
- 附錄A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171-172
- 附錄B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實踐項目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