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竟平在講話中指出,我國是農業灌溉大國,也是水資源緊缺的國家,這一基本國情和水情決定了我國農業發展必須走節水之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節水工作,作出大力發展節水農業的重大戰略決策,提出了“要把推廣節水灌溉作為一項革命性措施來抓”。近年來,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水利部把發展農業節水作為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務,從工程、技術、經濟、管理等方面多管齊下,重點實施了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因地制宜推廣了先進的實用節水技術,大力推進了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精心建立了有利于促進節水的管理制度和社會機制,所有這些都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用水效率和效益,增強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動了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顯著成效?梢哉f,我國能用占全球約6%的淡水資源、9%的耕地,解決了占世界21%的人口的糧食問題,特別是2004年以來糧食能保持連續5年增產,農業節水發揮了重要作用。
鄂竟平全面分析了農業節水工作面臨的形勢,指出面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雖然近幾年我國實現了糧食供求基本平衡,但糧食生產的基礎并不牢固,保障糧食安全仍然面臨嚴峻挑戰,因此農業節水工作任重道遠。一方面,我國農業生產水資源供需矛盾更趨緊張;另一方面,我國農業節水目前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水資源短缺和農業用水效率效益低下已經成為制約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從當前水資源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對水的需求來看,今后一個時期,灌溉用水總量總體上只能維持現有水平,而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就必須走內涵為主的節水增產之路,要靠繼續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來增強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鄂竟平強調,黨中央、國務院對今后進一步發展節水農業作出了重大部署。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要求推廣節水灌溉,搞好旱作農業示范工程,并明確提出了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任務。國務院制訂的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規劃,也對加快發展農業節水提出了十分迫切的要求。根據測算,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出發,需要到2020年時再形成600億立方米以上的年節水能力,全國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要提高到0.55,節水灌溉面積要占全國有效灌溉面積的80%以上。實現這個目標,任務十分艱巨。
鄂竟平對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一要抓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要全面實施規劃內434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加快支撐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的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任務。同時,要利用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建設資金,對1500個中型灌區進行節水改造。二要加強田間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要加大投入全面推進田間節水灌溉工程的配套建設,優先發展糧食主產區、嚴重缺水地區、貧困地區以及生態脆弱地區的末級渠道和田間工程的配套,以盡快形成完整的節水灌溉工程體系。三要建立健全節水灌溉技術服務體系。加快先進實用、適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節水灌溉技術與實用設備的研發,當前的工作重點是:建立健全以鄉級水管站、灌溉試驗站、農業服務組織和技術帶頭人為主體,輔以互聯網絡實時服務,科研單位和企業廣泛參與、政府扶持和市場引導相結合的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四要加快推進農業節水體制機制改革。要建立穩定的節水灌溉投入機制,盡快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導、農戶投入為基礎、社會投入為補助的多元化節水灌溉投入機制;制定科學的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指標,盡快形成合理的農業用水分配和管理機制;充分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盡快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研究制定鼓勵節水的優惠政策和補償政策,盡快調動灌區管理者和農民節水的積極性;大力推行用水戶參與灌溉管理,盡快在有條件的灌區全面建立用水戶協會。
危朝安指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要始終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下更大氣力,下真功夫,促進糧食穩定發展。他強調,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實施《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繼續強化農田水利建設,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提高農業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加大對農業科研的投入,健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深入推進糧食高產創建,提高科學種田水平,促進糧食和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
本次高級論壇由中國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技術協會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灌排發展中心共同主辦。財政部、農業部、民政部等部委的有關領導,特邀專家,水利部有關司局和流域機構負責人,地方水利廳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部分企事業單位、節水協會和灌區協會以及部分農民用水戶協會等方面的代表,共計400余人參加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