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上午,省政府糾風辦副主任翟迎波在漯河市科教中心給該市涉路執法暨治理超限超載集中培訓的300多名交警、巡警、運管、路政、收費站、超限站的工作人員上課。
這300多名交通執法相關人員,是目前漯河市正開展的“聯合治超”中的主體執行者。從5月29日起,在請示上級部門征得許可后,漯河市由市主要領導牽頭,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聯合治超”風暴。風從何來?何謂被逼?昨日,本報記者展開深入調查采訪。
目擊臨時卡點治超忙
“請減速停下!把車開到檢測車道!”昨日中午,在京廣鐵路與漯河市南環路立交橋西,兩名交警攔住了一輛滿載貨物疑似超載的大貨車。很快,與交警聯合執法的多名路政人員也圍聚車頭前,在查驗有關證件后,讓該車去“驗明正身”。
“我們和交警一道,在此設卡好幾天了,主要是對超限超載車進行治理。”漯河市源匯區路政大隊副大隊長陳磊告訴記者,“每天都能截獲多輛嚴重超載的大車,超載200%的車不在少數,大都是些5軸、6軸車,且私自改裝后加高、加寬、帶掛的。”記者看到,除了新設的南環路卡點外,漯河市還在市區京廣鐵路立交橋與北環路交叉口、省道241南線北舞渡路段,共設置3個臨時固定聯合治超點。
“為何要新設3個臨時治超點?漯河市不是有固定的超限檢測站嗎?”記者問。漯河市公路局路政科科長苗勁松告訴記者:因超載車日益增多,目前漯河市境內的多處橋梁和要道,已被壓得險情四伏,原有的2個固定檢測站已無法控制住,故經省有關部門和市政府批準,新設臨時固定點多部門聯合治超。
“這是被逼無奈、沒法子的辦法,再不對超載車出重拳,漯河市境內的主干道就要面臨癱瘓,這不是危言聳聽。”苗勁松說,“去年一輛超載200多噸的大貨車,不就把107國道上的澧河大橋壓塌個大洞嗎?再出現類似事件,這個責任誰也承擔不起!”
調查多座大橋亮紅燈
昨日在107國道漯河市區段記者看到,沙河大橋和去年發生部分橋面坍塌事件的澧河大橋,都在一側橋面上進行整修,過往車輛不得不在單側緩慢行駛。在沙河大橋整修工地,記者發現不少橋板、橫梁已有裂縫。施工現場負責人、河南黃科工程監測公司的吳先奎告訴記者,橋梁主體已產生結構性疲勞損傷,累積到一定程度有可能造成橋板斷裂。“這都是超載車壓壞的。”苗勁松告訴記者,5月17日晚8時至翌日晚8時,漯河市通過對通行北環、南環上跨京廣鐵路大橋進行24小時監測,發現情況十分嚴重:監測時段內,經過北環上跨京廣鐵路大橋80噸左右超載車189輛,160噸左右超載車147輛,200噸以上超載車25輛。經過南環上跨京廣鐵路大橋80噸左右的超載車432輛,160噸左右的超載車395輛,200噸以上超載車17輛。如此多的大型超載車輛行駛,對橋梁造成了嚴重危害。“目前已經造成多座大橋出現不同程度的橋面裂縫、伸縮縫損壞,特別是百噸以上超大型超載車輛密集連續駛過橋梁,超過橋梁設計荷載數倍,而漯河市橋梁設計荷載,一般都在55噸。”苗勁松說,京廣鐵路是貫通我國南北運輸的大動脈,漯河市南環、北環兩座上跨京廣鐵路大橋從上而過,一旦橋梁發生損壞后果不堪設想。
出拳聯合治超掀風暴
面對嚴峻的治超形勢,5月24日,漯河市公路局以“公路要情”的形式,上報漯河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請示省有關部門后,漯河市委、市政府決定:立即采取非常措施,以非常手段嚴厲打擊超限超載運輸,確保市區重點橋梁的安全暢通。5月26日上午,漯河市召開全市交通、公路、公安、檢察等有關部門負責人會議。5月28日晚,漯河市市長祁金立召開有關部門領導專題會議,要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打一場治超攻堅戰,在全市掀起聲勢浩大的聯合治理公路超限超載行動。據不完全統計,治超風暴開展以來,3個臨時治超點共查處超限超載車輛100多輛,按法律法規上限處罰10多輛,扣留待處理車輛10多輛,打擊闖崗滋事者多人。目前,這一行動極大地震懾了非法營運車輛,昨日行駛兩橋的大型超限超載車輛幾乎絕跡,成效非常明顯。
反思長效機制該咋建
去年4月12日,一輛載重260噸、超載200多噸的重型拖掛車,行駛到漯河市內107國道澧河大橋上時,造成這座設計承重55噸的大橋發生坍塌,橋面東半幅形成一個長28.5米、寬5米的大洞,掛車掉入水中(詳見本報2009年4月13日A10版)。事后,橋面得到了修補,肇事司機受到了法律嚴懲。
坍塌事故發生后,漯河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嚴厲打擊超限超載車輛非法營運的通告》和《集中治理超限超載車輛非法營運行動方案》,重點查處55噸以上的嚴重超限超載車輛。一年來,共檢測貨運車輛18萬多輛,查處2萬多輛,有力地遏制了超限運輸車輛的上路行駛。
“僅靠漯河市一家,再嚴厲打擊也只能是權宜之計、一時之效!”漯河市一名交通公路管理負責人員告訴記者,“治理公路超載超限很復雜,不僅涉及公路運輸部門、汽車生產廠家的利益,還涉及公路建設的投融資體制,以及有關部門、各個地方的協調問題。”“在砂石、煤炭銷售源頭,能否著手治理那些拼命多裝貨的超載車?”這位負責人認為,治理公路超載超限,應該通盤考慮建立長效機制,因為部門的管理手段畢竟是有限的,交巡警部門只能在路上堵,交通部門只能設站堵,以致治理只能治標。只有車主有主動意識,職能部門加大治理力度,社會共同參與,從源頭上治理,方能標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