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級
|
二級
|
三級
|
|
|
基坑深度(m)
|
>14
|
9~14
|
<9
|
|
|
地下水位埋深(m
|
<2
|
2~5
|
>5
|
|
|
軟土層厚度(m)
|
>5
|
2~5
|
<2
|
|
|
基坑邊緣與鄰近建筑物基礎或已有管線邊緣的距離(m)
|
<0.5h
|
0.5h~1.0h
|
>1.0h
|
|
|
地面最大沉降量(m)
|
<0.15%h
|
≤0.2%h
|
≤0.3%h
|
|
|
最大水平位移允許值(m)
|
0.0025h
|
0.005h
|
排樁、地連墻、坡率法、土釘墻
|
0.0100h
|
|
0.010h
|
鋼板樁、深層攪拌
|
0.0200h
|
||
|
每千米高差中數(shù)誤差(mm)
|
附合水準路線平均長度
(km)
|
水
準
儀
等
級
|
水
準
尺
|
觀測次數(shù)
|
往返較差附合或環(huán)線閉合差
|
||
|
偶然中誤差M△
|
全中誤差MW
|
與已知點聯(lián)測
|
附合或環(huán)線
|
平坦區(qū)
|
|||
|
±2
|
±4
|
2~4
|
DS1
|
因瓦尺
|
往返測各一次
|
往返測各一次
|
±4
|
|
標尺
類型
|
視線長度
|
前后視距差(m)
|
前后視距差累計差(m)
|
視線高度(m)
|
||
|
儀器
等級
|
視距
(m)
|
視線長度20m以上
|
視線長度20m以下
|
|||
|
因瓦尺
|
DS1
|
≤60
|
≤1.0
|
≤3.0
|
0.5
|
0.3
|
|
基輔分劃讀數(shù)差(mm)
|
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mm)
|
上下絲讀數(shù)平均值與中絲讀數(shù)之差(mm)
|
檢測間歇點高差之差(mm)
|
|
0.5
|
0.7
|
3.0
|
1.0
|
|
等級
|
導線最弱點點位中誤差
(mm)
|
導線長度
(m)
|
平均邊長
(m)
|
測邊中誤差(mm)
|
測角中誤差(")
|
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
|
|
一級
|
±1.4
|
3600
|
300
|
±15
|
±5
|
1:14000
|
|
二級
|
±4.2
|
2400
|
200
|
±15
|
±8
|
1:10000
|
|
三級
|
±14.0
|
1500
|
120
|
±15
|
±12
|
1:6000
|
|
等級
|
最弱邊邊長中誤差(mm)
|
平均邊長
(m)
|
測角中誤差
(")
|
最弱邊邊長相對中誤差
|
|
一級
|
±1.0
|
1000
|
±5
|
1:20 000
|
|
二級
|
±3.0
|
500
|
±10
|
1:10 000
|
|
三級(圖根)
|
±10.0
|
200
|
±20
|
1:5 000
|
|
儀器
型號
|
兩次照準讀數(shù)差(")
|
半測回歸零差(")
|
一測回中2倍照準差互差(")
|
同一方向值各測回較差(")
|
|
DJ1
|
1
|
5
|
8
|
5
|
|
沉降觀測
|
位移觀測
|
適用范圍
|
|
|
高程中誤差(mm)
|
坐標中誤差(mm)
|
||
|
一級
|
≤0.15
|
≤1.0
|
高精度要求的高層建筑物或大型建筑物的變形觀測
|
|
二級
|
≤0.50
|
≤3.0
|
建筑物、管線和其它重要建筑(構(gòu))物的沉降和傾斜,基坑的變形
|
|
三級
|
≤1.50
|
≤10.0
|
低精度要求的建(構(gòu))筑物的變形,道路、地坪的沉降觀測。
|
|
等級
|
每千米高差
全中誤差(mm)
|
水準儀的型號
|
水準尺
類型
|
觀測
次數(shù)
|
往返較差、附和或環(huán)線閉合差(mm)
|
|
二等
|
2
|
DZS1
|
銦瓦尺
|
往返各一次
|
±4
|
|
說明:L為往返測段、附和或環(huán)線的水準路線長度(km)。
|
|||||
|
等級
|
水準儀的型號
|
視線長度(m)
|
前后視較差(m)
|
前后視累計差(m)
|
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m)
|
基輔分劃讀數(shù)較差(mm)
|
基輔分劃高差較差(mm)
|
|
二等
|
DZS1
|
30
|
1
|
3
|
0.5
|
0.5
|
0.7
|
|
說明:視線長度小于20m時,視線高度不應低于0.3m。
|
|||||||
式中:P一支撐軸力(kN);
K一軸力計的標定系數(shù)(kN/F);
△F一軸力計輸出頻率模數(shù)實時測量值相對于基準值的變化量(F);
b一軸力計的溫度修正系數(shù)(kN/℃);
△T一軸力計的溫度實時測量值相對于基準值的變化量(℃);
B一軸力計的計算修正值(kN)。
注:頻率模數(shù)F=f2×10-3。
|
監(jiān) 測 項 目
|
控 制 值
|
警 戒 值
|
|
樁頂位移
|
0.25%h
|
80%控制值
|
|
基坑圍護結(jié)構(gòu)測斜
|
0.25%h
|
80%控制值
|
|
支撐軸力、錨索拉力
|
設計值
|
80%控制值
|
|
地面沉降
|
0.15%h
|
80%控制值
|
|
重要建筑物及管線沉降、位移
|
按權(quán)屬部門要求
|
80%控制值
|
|
監(jiān) 測 項 目
|
應 對 措 施
|
|
圍護結(jié)構(gòu)水平位移
圍護樁鋼筋應力
鋼支撐軸力
|
1.停止開挖,疏散施工人員。
2.封閉基坑周圍道路,禁止車輛和人員通行。
3.立即通知設計人員到場研究下一步措施。
|
|
地表沉降
建筑物測斜
|
1.停止降水,實施回灌。
2.封閉基坑周圍道路,禁止車輛通行。
3.立即通知設計人員到場研究下一步措施。
|
|
管線沉降和水平位移
|
1.停止基坑開挖,挖開超標段管線。
2.設立保護標志,防止車輛碾壓管線。
3.立即通知設計人員到場研究下一步措施。
|
|
序號
|
監(jiān)測內(nèi)容
|
監(jiān)測頻率
|
|
1
|
基坑周圍地面沉降
|
基坑施工階段1天1次,盾構(gòu)施工以及鋪軌施工期間2~3天1次。當變形超過有關標準或現(xiàn)場條件變形較大時,加大監(jiān)測頻率。
|
|
2
|
樁頂、地下連續(xù)墻墻頂位移
|
|
|
3
|
地下水位
|
|
|
4
|
樁體、土體及地下連續(xù)墻變形
|
|
|
5
|
支撐軸力
|
|
|
6
|
土壓力
|
|
|
7
|
重要建筑物沉降
|
|
|
8
|
地下管線沉降
|
|
|
9
|
錨索拉力
|
|
管理等級
|
管理位移
|
施工狀態(tài)
|
|
Ⅲ
|
U0<Un/3
|
可正常施工
|
|
Ⅱ
|
Un/3≤U0≤Un2/3
|
應注意,并加強監(jiān)測
|
|
Ⅰ
|
U0>Un2/3
|
應采取加強支護等措施
|
|
監(jiān)測結(jié)果
|
|
位移速率是否超過Ⅲ級管理
|
|
是
|
|
位移速率是否超過Ⅱ級管理
|
|
是
|
|
位移速率是否超過Ⅰ級管理
|
|
繼續(xù)施工
|
|
否
|
|
綜合分析
|
|
否
|
|
否
|
|
暫停施工
|
|
是
|
|
不安全
|
|
安全
|
|
采取特殊措施
|
|
監(jiān)測結(jié)果
|
|
位移速率是否超過Ⅲ級管理
|
|
是
|
|
位移速率是否超過Ⅱ級管理
|
|
是
|
|
位移速率是否超過Ⅰ級管理
|
|
繼續(xù)施工
|
|
否
|
|
綜合分析
|
|
否
|
|
否
|
|
暫停施工
|
|
是
|
|
不安全
|
|
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