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7日至20日,由國家電監會大壩安全監察中心、水利水電規劃總院、中南院、安蓉建設總公司、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西北水科院、四川電力公司、四川電力監理、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映秀灣水力發電總廠和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等16個單位五十多名領導和專家組成檢查組,根據《水電站大壩運行安全管理規定》,對國家電網四川映秀灣水力發電總廠映秀灣電站大壩開展安全特種檢查。
映秀灣水電站是岷江上游的第一座中型徑流式水電站,采用低閘引水式開發,裝機容量為3×4.5萬千瓦,1971年9月第一臺機組投產發電。該站投入運行以來,工程一直安全運行。
受“5.12”大地震影響,映秀灣水電站大壩右岸重力堆石壩發生不均勻沉降、部分混凝土結構開裂、左岸及進水口邊坡發生小量坍塌等,但閘壩基礎未發生液化、未發現不均勻變形,未發生集中滲漏和嚴重滲流破壞現象,閘壩結構總體完好。
震后,在四川省電力公司的堅強領導下,映秀灣水力發電總廠全力開展恢復工作,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對震損建筑物分別采取了加固、拆除重建和修復等措施,經過半年的搶修,基本完成了計劃的恢復項目,恢復工程質量合格。
截至目前,該水電站閘壩泄洪能力滿足設計要求,在a=0.3g超標準地震工況下,閘壩抗滑穩定安全系數、基礎應力及應力不均勻系數均滿足規范要求,閘壩基礎骨架穩定,不會發生嚴重滲流破壞。水庫經半年調度運行以來,水庫水位達到正常高水位,并經歷了945.0米的高水位運行考驗;大壩沉降和水平位移呈收斂趨勢,繞壩滲流和浸潤線測值正常,且均低于設計值;大壩和泄洪排沙建筑物經受住了11度地震的考驗,運行正常。
檢查組實地檢查了映秀灣電站擋水、泄水建筑物及其金屬結構和監測設施,詳細審閱了《大壩運行總結報告》、《映秀灣電站震損檢查報告》、《映秀灣電站壩址工程場地安全性評價報告》、《震損建筑物修復方案設計總結報告》、《“5.12”地震后施工竣工總結報告》等專題報告,專家組一致認為:映秀灣水電站大壩目前工程安全,可以繼續蓄水運行,同意評定映秀灣電站大壩為正常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