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灣水電站進水口高邊坡地質條件及開挖坡型復雜,斷層、節理裂隙發育并相互切割,壩頂平臺至進水口底板平臺平均開挖坡度88°,最大高差106m,其中垂直開挖段81m,最大水平退坡深度170余米。伴隨邊坡開挖過程中,邊坡上部巖體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形破裂現象,主要表現為沿混凝土坡面分布的張開寬度和延伸長度不一的裂縫及起殼現象。本文結合邊坡的實際工程地質條件和監測結果數據,對變形破裂現象的形成機制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結果表明,裂縫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處高地應力區巖體在邊坡開挖過程中產生的卸荷回彈表現,是正常的卸荷松弛變形。在此基礎上,對邊坡的穩定性分析表明,該邊坡穩定性良好。
【作者單位】: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變形破裂 形成機制 高地應力區 卸荷松弛 邊坡監測 進水口底板 邊坡開挖 邊坡變形 開挖過程 工程地質條件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雅礱江水電開發聯合研究基金重點項目(50539050)
【分類號】:TV221.2
【DOI】:CNKI:SUN:GCDZ.0.2009-01-009
【正文快照】:
1引言隨著大規模建設工程的開展,水力、礦山、交通等領域的天然或人工高邊坡的穩定性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但至今仍難以找到統一的準確評價理論和方法。實踐證明,工程建設中布置系統有效的監測控制系統能準確地反應高邊坡開挖后巖體的宏觀變形特征、開挖后真實的力學效應、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