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U446
【DOI】:CNKI:CDMD:2.2004.02020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錄5-8
- 第1章 緒論8-15
- 1.1 引言8-9
- 1.2 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在橋梁監測中的研究應用現狀9-12
- 1.2.1 橋梁結構監測現狀9-10
- 1.2.2 光纖傳感技術應變傳感機理研究現狀10-11
- 1.2.3 光纖光柵傳感器在橋梁結構監測中的應用現狀11-12
- 1.3 混凝土橋面瀝青混凝土復合鋪裝結構研究現狀12-14
- 1.4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14-15
- 第2章 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在橋梁監測中的應用研究15-31
- 2.1 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基本原理15-18
- 2.1.1 光纖光柵的基本結構15
- 2.1.2 光纖光柵傳感原理15-16
- 2.1.3 光纖光柵應變、溫度傳感特性16-17
- 2.1.4 光纖光柵解調技術17-18
- 2.2 光纖光柵應變傳感試驗18-22
- 2.2.1 光纖光柵的應變傳感特性標定18-20
- 2.2.2 光纖光柵應變傳感的荷載重復性試驗20-22
- 2.3 光纖光柵傳感器與鋼弦計的對比試驗22-24
- 2.3.1 振弦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22
- 2.3.2 埋入混凝土梁中的對比試驗研究22-23
- 2.3.3 試驗結果與分析23-24
- 2.4 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在橋梁結構監測中的應用24-28
- 2.5 光纖光柵傳感技術應用中的關鍵問題與解決途徑28-30
- 2.5.1 光纖光柵傳感器的埋設與保護28
- 2.5.2 光纖光柵的應變與溫度的交叉敏感28-29
- 2.5.3 光纖光柵傳感技術的分布傳感29
- 2.5.4 光纖光柵的遠程網絡監測評估29-30
- 2.6 本章小結30-31
- 第3章 考慮接觸分析的理論與實現31-44
- 3.1 接觸力學基本理論31-36
- 3.1.1 接觸的分類31
- 3.1.2 接觸的參考坐標31-32
- 3.1.3 彈性半空間假設32-33
- 3.1.4 彈性半空間體的線載荷和點載荷33
- 3.1.5 彈性接觸的Hertz理論33-34
- 3.1.6 彈性物體的非Hertz理論34-36
- 3.2 層間接觸單元36-38
- 3.3 考慮加鋪層與下部結構共同工作在ANSYS上的實現38-43
- 3.3.1 混凝土橋復合鋪裝結構力學計算模型38-39
- 3.3.2 單元類型選取39-41
- 3.3.2.1 鋼筋混凝土單元39-40
- 3.3.2.2 接觸單元40
- 3.3.2.3 八節點實體等參元40-41
- 3.3.2.4 彈性殼單元41
- 3.3.3 材料屬性41-43
- 3.3.3.1 混凝土41-42
- 3.3.3.2 鋼筋42
- 3.3.3.3 瀝青混凝土42
- 3.3.3.4 接觸摩擦類型42-43
- 3.3.4 求解模式43
- 3.4 本章小結43-44
- 第4章 混凝土橋復合鋪裝結構受力分析44-62
- 4.1 加鋪瀝青混凝土前橋梁結構試驗研究與受力分析44-48
- 4.1.1 荷載試驗方案44-45
- 4.1.2 有限元模型建立45-47
- 4.1.3 試驗結果與有限元計算結果對比分析47-48
- 4.2 混凝土橋復合鋪裝結構受力特性分析48-55
- 4.2.1 加鋪后試驗結果與有限元計算結果的對比分析48-49
- 4.2.2 瀝青混凝土加鋪層對下部結構影響與結構物的完善49-53
- 4.2.3 瀝青混凝土加鋪層受力特點分析53-55
- 4.2.3.1 層間剪應力53-54
- 4.2.3.2 表面剪應力54-55
- 4.2.3.3 層內剪應力隨深度的變化55
- 4.3 瀝青混凝土加鋪層受力參數分析55-58
- 4.3.1 參數取值55-56
- 4.3.2 加鋪層厚度變化時加鋪層受力分析56-58
- 4.3.2.1 表面剪應力56
- 4.3.2.2 層間剪應力56-57
- 4.3.2.3 表面彎沉57-58
- 4.4 混凝土橋面瀝青混凝土鋪裝結構設計方法探討58-61
- 4.4.1 結構設計步驟58-59
- 4.4.2 抗剪設計59-61
- 4.4.2.1 鋪裝層表面抗剪驗算59-60
- 4.4.2.2 層間抗剪驗算60-61
- 4.5 本章小結61-62
- 第5章 結論與展望62-64
- 5.1 結論62-63
- 5.2 展望63-64
- 參考文獻64-67
- 致謝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