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U416.14
【DOI】:CNKI:CDMD:2.2009.04768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緒論10-16
- 1.1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10-11
- 1.2 邊坡監測預警研究現狀綜述11-14
- 1.2.1 邊坡監測的研究現狀12-13
- 1.2.2 邊坡位移預測的相關方法13-14
- 1.2.3 邊坡穩定性的相關應用軟件14
- 1.3 研究目的與研究內容14-16
- 2 渝黔高速公路高邊坡基本信息調查16-26
- 2.1 渝黔高速公路基本情況16
- 2.2 渝黔高速公路高邊坡基本信息統計16
- 2.3 渝黔高速公路高邊坡分布規律分析16-24
- 2.4 渝黔高速公路典型高邊坡數據整理分析24-25
- 2.4.1 地形地貌24
- 2.4.2 地層巖性24
- 2.4.3 地質構造24
- 2.4.4 氣象及水文地質條件24-25
- 2.4.5 公路工程概況25
- 2.5 本章小結25-26
- 3 渝黔高速公路高邊坡監測網的布置26-33
- 3.1 監測設計方案的主要技術依據及指導原則26-27
- 3.1.1 監測設計方案的主要技術依據26
- 3.1.2 監測設計的指導原則26-27
- 3.2 監測工作方案27-29
- 3.2.1 監測數據采集27
- 3.2.2 數據傳輸與信息處理27
- 3.2.3 巡視檢查27-28
- 3.2.4 主要監測儀器28
- 3.2.5 監測工作實施步驟28-29
- 3.3 組織結構29
- 3.4 渝黔高速公路高邊坡監測工作方案29-32
- 3.4.1 監測場地的確定29
- 3.4.2 監測參量的選擇29
- 3.4.3 自動化實時監測與數據采集系統29
- 3.4.4 監測儀器選擇29-31
- 3.4.5 監測期間與觀測周期31
- 3.4.6 日常巡視檢查31
- 3.4.7 組織結構31-32
- 3.5 本章小結32-33
- 4 邊坡動態監測分析算法研究33-49
- 4.1 灰色系統理論33-36
- 4.1.1 灰色系統的概念33-34
- 4.1.2 灰色系統理論研究的主要內容34-35
- 4.1.3 灰預測數據的內涵特點35-36
- 4.2 傳統等時距GM(1,1)建模36-40
- 4.2.1 準指數規律判斷36
- 4.2.2 數據生成36-38
- 4.2.3 GM(1,1)建模方法38-40
- 4.3 基于等時距原理的不等時距GM(1,1)建模40-45
- 4.3.1 不等時距序列與等時距序列的關系40
- 4.3.2 不等時距GM(1,1)模型的建模原理40-42
- 4.3.3 不等時距GM(1,1)模型灰參數求解42-44
- 4.3.4 灰預測的檢驗44-45
- 4.4 工程實例分析45-46
- 4.5 本章小結46-49
- 5 軟件的編制49-66
- 5.1 開發環境VISUAL C++6.0 簡介49-51
- 5.1.1 Visual C++6.0 概述49
- 5.1.2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49-50
- 5.1.3 C++語言簡介50-51
- 5.2 系統的總體設計51-53
- 5.2.1 系統需求分析51
- 5.2.2 系統流程51-52
- 5.2.3 系統目標52
- 5.2.4 系統的功能結構設計52
- 5.2.5 數據庫系統的層次結構52-53
- 5.3 數據庫的設計53-57
- 5.3.1 數據庫邏輯結構設計53-56
- 5.3.2 數據庫接口技術56-57
- 5.4 用戶登錄和系統界面57-59
- 5.5 邊坡信息管理59-61
- 5.5.1 邊坡基本信息59-60
- 5.5.2 邊坡養護信息60-61
- 5.5.3 邊坡預警信息61
- 5.6 邊坡監測數據管理61-63
- 5.6.1 數據查詢62
- 5.6.2 數據添加、修改及刪除62
- 5.6.3 Excel 文件的導入與導出62-63
- 5.7 位移預測及預警63-65
- 5.7.1 參數設置和位移判據63-65
- 5.7.2 預警功能65
- 5.8 本章小結65-66
- 6 結論66-67
- 致謝67-68
- 參考文獻68-71
- 附錄71-73
- A. 作者在學習期間發表的論文71
- B. 作者在學習期間參加的科研項目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