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利縣是山東省海洋大縣,海岸線長142.78公里,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近年來,隨著海洋經濟的迅猛發展,海洋經濟已成為黃河三角洲地區經濟新的增長點。與此同時,隨著海洋環境的逐步惡化,海洋生態系統遭受了較大破壞,影響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使海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墾利縣切實加強海洋環境監測和海洋環保體系建設,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一是加強海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積極開展海洋環境監測工作,重點對沿海陸源入海排污口、海洋生態敏感區等特定海域實施定期監測,不斷加大對石油開采業污染防治的監測監管力度,強化石油勘探開發環境管理,嚴格落實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依法對海洋海岸工程進行嚴格環境影響評價論證,加強對各種海洋開發活動的環境跟蹤監測,逐步構筑起黃河三角洲地區海洋環境動態監測體系。
二是加強海洋生態保護體系建設。堅持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并重,加強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建設,選劃建立了東營黃河口生態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通過科學、嚴格的保護和合理、適度的開發利用,使保護區及臨近海域生態環境惡化狀況得以遏制,生物棲息環境得到恢復和改善,生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結構功能有所恢復,環境指標進一步優化,赤潮等海洋環境災害發生的可能性減少,為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的長期整治奠定基礎。
三是大力開展海洋生態修復行動,維護黃河入海口濱海濕地生態平衡,有效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實施東營黃河口濕地退養還濕項目,總投資310萬元,重點進行退養還灘、清除淤泥、植被修復、岸坡防護等建設,目前中央資金已全部到位,項目已投入資金160萬元,退養還灘面積750畝,修復濕地面積1600畝。實施墾利縣小島河流域濕地可持續利用示范項目,該項目位于小島河北岸,總投資300萬元,目前項目已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