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演習是2010年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組織的第二次應急監測聯合演習,共有近百名來自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以及河池市、柳州市、來賓市環境監測站和河池市金城江區環保局、南丹縣環保局的環境監測專家參加了此次演習,此外還有近百名來自全區14個地級市環保局、環境監測站的領導、技術人員觀摩了此次演習。應急監測演習指揮中心坐鎮河池市環境監測站,六個參演監測小組分別在刁江流域上橫跨數百平方公里的5個監測斷面開展應急監測,并及時將監測數據、現場情況及應急監測實施錄像傳回指揮中心。此次演習的參演單位之多、演習及觀摩人數之眾、演習地域跨度之廣、參演科目之多,均為近年來全區環境監測演習之最。
此次演習模擬了凌晨時分刁江流域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流域內的5個預警監測點位均出現了砷等重金屬污染物嚴重超標等問題,對下游的城市飲用水取水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在接到警報后,立即啟動了應急監測預案,并組織河池、來賓等刁江沿江城市以及臨近刁江流域的柳州市等多個市、縣(區)的環境監測站成立了應急監測指揮中心,同時,自治區環境監測中心站立即根據平時收集整理的刁江流域的相關資料以及污染事故事態的發展、污染物的種類等情況,初步確定了應急監測項目并據此擬定了應急監測人員名單和主要污染應急儀器清單,隨后應急監測指揮中心經過討論及調整,對相應地監測工作進行了部署,明確了任務、責任及分工。在接到警報后不到四十分鐘,六個參演監測小組分別奔赴各個監測點開展應急監測。
|
此次投入了環境應急監測車3輛、在線流動監測車1輛以及便攜式測汞儀、重金屬測定儀等多套先進的應急監測儀器設備,對廢水、地表水等兩個監測科目的11項指標進行了監測。此次演習還通過網絡傳輸,基本實現了現場監測畫面的實時播放,應急監測指揮中心通過監測現場傳輸回來的畫面及相關監測數據,對監測現場實施指揮,確保了應急監測的順利進行,最終,演習取得了圓滿成功。
刁江流域北起河池市的南丹縣車河、大廠礦區,貫穿河池市境內的金城江區和都安瑤族自治縣,匯入紅水河后流經來賓市的多個縣份后最終匯入西江流域。多年來,由于刁江流域有色金屬礦藏豐富,開采、選煉情況復雜,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事故時有發生,自治區領導對此多有重要批示。
通過此次演習,進一步檢驗了刁江流域水質預警監測效果,檢驗了地市環境監測站的重金屬分析能力,提高了我區跨區域、多級監測部門協同應對環境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能力,參演隊伍通過演習的鍛煉,進一步提高了在突發環境事件中的快速反應和協同作戰能力,強化了參演人員對應急監測設備的使用和熟練程度,提高了今后在應對類似事件時的實戰水平。此次演習的成功舉行,對今后進一步做好刁江流域的環境應急監測、處置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打下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