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副部長率隊親赴堰塞湖現場勘察
水利部副部長矯勇得知消息后,于19日下午18時30分,帶領專家組抵達重慶,并于20日上午8時30分抵達廟壩鎮,隨即登上堰塞體進行現場查勘。
在了解情況之后,現場迅速成立了現場指揮部,下設技術專家組、水文氣監測組、現場安保組和后勤保障組等。為進一步加快搶險進度,保障人員安全,長江委、市水利局、市水文局的專家、國土等部門的專家都加入了技術方案編制。各小組通力合作,在對堰塞湖大壩進行晝夜搶修的同時,加強對滑坡體及全縣地災隱患點的地質、水文監測,并啟動相關應急處理方案,確保汛期防汛安全。
堰塞湖水位下降5.73米 險情基本控制
20日下午15時30分,47名來自武警水電第三總隊的工程技術人員正式進駐堰塞湖大壩搶險現場。考慮到施工任務重、難度大,施工組一次就動用了13臺挖掘機,采取立體交叉和跟進作業的施工方式,晝夜連續施工。截至21日上午11時,施工組共挖掘土石方3.9萬立方米,并緊急調集了2臺臂長14-17米的超長挖掘機進行現場增援。
據現場3個水文監測點監測,目前,堰塞湖庫容約400萬立方米,上游來水量為約7立方米/秒,泄洪流量達到23立方米/秒,整體水位已下降約5.73米,險情已得到基本控制,暫無決提危險。
與此同時,地災檢測組已在滑坡體附近設置了14個動態監測點,對滑坡體進行24小時監控。隨后,專業地質技術人員也趕到現場,展開地災應急監測和動態巡查。除21日凌晨4點,短時暴雨導致原破損滑坡體再次發生垮塌后,目前無任何異常情況,現場無一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