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光陰荏苒,彈指一揮間,歷史的車輪碾過2010年,中國水電歷經百年滄海桑田,終于在這一年得以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2010年,在經歷了100年慶典、三峽175米蓄水之后,借減排之際開禁的中國水電還將迎來第二個發展春天。
歲末年初之際,本報獨家發布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盤點2010年中國水電十件大事,并附點評,向2010年中國水電致敬。
1
全國水電裝機突破2億千瓦
5月9日,以云南瀾滄江小灣水電站4號機組投產為標志,我國水電裝機總容量突破2億千瓦,雄居世界第一。到2010年底,水電在我國電力裝機中的比重達到22%,在能源結構調整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點評:水電裝機突破2億千瓦,不僅是數字上的簡單增加,更是中國水電發展質的飛躍,反映了水電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以小灣電站高混凝土雙曲拱壩為代表,中國水電建設技術已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2
金沙江下游水電開發步伐全面加快
5月13至16日,金沙江下游烏東德水電站預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國家能源局組織的審查;10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同意兩電站開展前期工作,并要求試行先移民后建設的水電開發新方針。標志著兩電站前期工作全面提速,金沙江下游河段進入全面開發階段。
點評:烏東德、白鶴灘工作的提速,表明了國家在減排面前進一步科學發展水電的決心,相當于兩個“三峽工程”的金沙江中游四級電站,作為未來“西電東送”的接續電源點,必將為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再立功勛。
3
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解禁”
7月8日,經國務院審議同意,因“未批先建”曾被“叫停”的云南金沙江中游金安橋水電站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12月29日,金沙江中游第二個項目——阿海水電站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標志著一度因“未批先建”“叫停”的金沙江中游水電“解禁”。
點評:終于解禁了。“未批先建”不是企業的錯,而是當前核準制審批程序下衍生的政策漏洞。要堵漏,還需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為水電開發松綁。
4
中國水電迎來百年華誕
8月26日,國家能源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云南聯合召開中國水電100年紀念大會。并同期為石龍壩水電站命名為“中國第一座水電站”舉行揭牌儀式。
點評:世界水電看中國,中國水電冠全球。中國水電100年歷程中,伴隨著電力體制改革和中國經濟發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回首百年,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展望未來,而今邁步從頭越。
5
西藏雅魯藏布江藏木水電站開工建設
9月27日,國家“十一五”重點項目、西藏第一座50萬千瓦級大型水電站——藏木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11月12日,電站順利實施工程分期導流。雅魯藏布江開發和西藏電力建設邁入了新階段。
點評:開工建設藏木水電站,是黨中央、國務院關心西藏、支援西藏發展的又一重大決策。隨著藏木水電站的正式獲批,由于審批原因停滯三年之久的大型水電項目的再啟動再次引發了熱議。這是中國水電未來大發展的信號。
6
三峽工程175米蓄水成功
10月26日9時,三峽工程順利實現試驗性蓄水目標,水庫水位第一次達到設計水位175米。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顧了航運和電網安全運行的需要;在蓄水的同時,兼顧了長江上游、下游工農業用水和生態、環境平衡的需要;在水位抬高過程中,兼顧了三峽樞紐各類設備性能試驗、以及泥沙淤積觀測和庫岸穩定等需要,并初步探索了有效利用洪水資源的水庫調度運行方式。
點評:三峽水庫蓄水至175米水位線,意味著三峽工程除批準緩建的升船機外,已全部完成初步設計的建設任務,正逐步由初期運行階段轉入正常運行階段,標志著三峽工程開始全面發揮初步設計確定的防洪、發電、航運、供水等巨大綜合效益,是三峽工程建設運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7
國家明確“十二五”水電開發方針
10月18日,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的指導方針。這是面對節能減排的新形勢,國家對水電開發提出的新要求。
點評: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編制“十二五”規劃的重要時期。水電“十二五”規劃將研究提出“十二五”時期水電發展的目標任務、區域布局、重點項目、實施進度,并針對水電發展面臨的重大制約問題,研究提出相關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議,為保持“十二五”水電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指導。
8
四部門聯合開展小水電建設管理情況調研
為落實國務院領導關于小水電開發建設批示精神,加強小水電建設管理,完善管理體制機制,促進小水電持續、健康、有序發展,11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水利部、國土資源部聯合印發通知,決定聯合開展小水電建設管理情況調研工作。
點評:小水電在中國三分天下有其一,解決了全國1/2的地域、1/3的縣、1/4的人口供電問題,功不可沒。然而,小水電也一度因為“跑馬圈水”和無序開發廣遭詬病,四部委推出這個調研,實為進一步驗證前期工作的實效,來得及時。
9
三部門規范水能(水電)資源有償開發
為規范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促進水電行業持續健康發展,11月23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規范水能(水電)資源有償開發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綜〔2010〕105號),要求各地停止執行自行出臺的水能(水電)資源有償開發使用政策;凡未經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各地一律不得越權設立涉及水電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未經國務院或財政部批準,不得設立涉及水電企業的政府性基金項目。
點評:針對近年來一些地方自行出臺地方性水能(水電)資源有償開發使用政策,為建立規范的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促進水電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三部門聯手整治水能(水電)資源無序開發的一記重拳。
10
水電“走出去”邁出新步伐
1月18日,中電投集團控股投資建設、裝機容量600萬千瓦的緬甸依洛瓦底江密松水電站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4月1日,柬埔寨迄今為止最大水電項目、華電集團公司境外投資開發裝機規模最大水電項目——裝機容量33.8萬千瓦的額勒賽下游水電項目正式開工建設。4月8日,由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和水電對外公司組成的CCMD聯營體承建大壩主體工程的蘇丹麥洛維水電站第九第十臺機組正式并網發電,標志著被譽為蘇丹“三峽工程”、世界最長大壩的麥洛維水電站全面竣工。12月22日,中電投集團投資建設、裝機容量340萬千瓦的緬甸依洛瓦底江其培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
點評:中國水電走出國門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這需要一代又一代水電人前赴后繼。從最初的到處“打零工”,到如今自己投資當老板,歷經磨難,中國水電終于重奪話語權,飄揚在了世界各個角落。然而,這一切都是以對外援助、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過硬的技術和質量換來的。中國水電“走出去”詮釋了“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的內涵,也展示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